班章寨子在很早時候,分成了新班章和老班章,而茶樹,是不能移動的。所以,這次的班章老寨茶更多是個古時候的概念,即班章未分成新老班章之前那些茶樹,優選大樹中的大樹,採摘許多單株茶混合而成。

查閱了關於班章村的史料,1476年,慷慨的布朗族先人將班章村周邊的山林、田壩及漫山遍野的茶樹讓給了愛伲人,這片土地就是班章老寨。
公元1800年前後及公元1950年左右,老班章村因人丁興旺,先後經歷二次人口遷出,其中60年前搬離的人群移居距老班章村一山之隔約20餘公里處生活,為區別於遷出地故取名「新班章」,稱老寨為「老班章。」
「班章」二字源自傣語:「巴渣」,意為:「一條魚」。漢語音譯為:「班章」。這就是班章的含義及新、老班章的由來。
1968年,愛伲人全部遷出班章老寨後,班章老寨就不再有村民居住,可以說,這裏是班章最古老的茶葉片區。
在西雙版納,一說老班章,許多當地人都會提到一點,在2007年前,老班章是勐海最窮的寨子,而現在,都是暴發戶的樣子。
班章老寨古茶園生態環境非常的原始、自然茶林種植共生,茶樹粗大且年代久遠。那裏密集分佈着古人種下的數千棵幾佰年的古茶樹。
深藏着古老的氣息,歷史的轍印。這,也決定了所產出茶葉的磅礴野韻。
此時撬一塊7克,用100度農夫山泉煮水,150毫升蓋碗沖泡。
入口的一瞬間便知王者之勢,茶氣極具侵略性,茶湯口感飽滿。分佈十分均勻,生津回甘快長。很有厚度和剛度,入口即能明顯感覺到茶湯的勁度和力度。
香氣沉穩,滋味厚重。入口微有感覺的甘苦,毫無違和感的淺澀,苦澀味很協調,化的很快。只停留在口腔上顎至舌底、喉部一帶時已明顯轉化為甘味。
細啜一口,各種感覺相互交隔。茶質豐富而甘甜,更有獨特濃郁的原野布朗香韻。層次的變化十分明顯,茶底香氣同樣如此。即便在葉底完全冷卻後,也能感覺得到其香味足而悠長。
湯色明黃厚稠,香醇濃郁伴蜜香,滋味濃烈甘甜,稍有一絲絲輕微苦底。回甘極其迅速,韻味原野悠長,杯底留香掛杯。